發(fā)布時間:2022.12.12 點擊:1875 次
孩子總是好動不安、脾氣暴躁,又挑食偏食、笨手笨腳,這是怎么回事?這些表現很可能是感統失調導致的,一般通過感統訓練得以改善。那么到底感統訓練是什么?要怎么做?
感統訓練是有計劃、有指導、有針對性地帶領孩子進行多種專門性的活動,使其感受各種較強的感覺刺激,并誘發(fā)和形成順應性反應,從而增強和改善大腦整合功能。
改善兒童感覺統合功能,一般會從孩子的視聽覺、觸覺、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多方面進行刺激。
一、觸覺訓練
觸覺系統為人類提供情緒的穩(wěn)定,也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基礎。通過撫觸與按摩,能促進觸覺系統安定,提升事物分辨能力、調節(jié)情緒、抑制多動行為。
常見觸覺訓練項目有:跳袋直線;陽光隧道爬行;穿越滾筒;毛毯滾壓、擠壓;卵石墊上運動;海洋球池翻滾、揀物;觸覺按摩球擠壓等。
二、前庭平衡訓練
前庭覺的良好發(fā)展是身體協調的前提,通過前庭平衡訓練能針對動態(tài)平衡不足,促進肢體穩(wěn)定性。
訓練項目有滑板牽引;獨腳凳平衡揀物;平衡臺傳球;旋轉陀螺搖晃、旋轉;吊纜上的圓滾帽、木馬、網纜、四足位游戲;平衡木端珠游戲。
三、視聽覺訓練
聽知覺與視知覺是最重要的學習通道。聽知覺影響到記憶、理解、語言發(fā)展,而視知覺關系到視覺辨析、視覺廣度、視覺追蹤等能力。
通過視覺方位、如走迷宮;分辨訓練如按順序找數字、玩撲克等訓練訓練眼力,高度培養(yǎng)注意力,讓孩子在高度積極性中提升能力。聽知覺訓練一般是將視覺和聽覺有機結合,有效提高兒童視、聽、說及其協調統合能力。
四、本體覺訓練
本體覺訓練調動肢體關節(jié)的協調配合運作,是幫助孩子穩(wěn)定情緒、增強自信、強健體格的重要訓練方式。
常見本體覺訓練有:大籠球滾壓、坐臥;羊角球跳躍;跳床跳躍、傳物;萬象組鉆、爬、跳、走等。此外,還會通過手指活動,如串珠、蘑菇釘、圖形拼圖等手部精細運動,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。
贊(3)
踩(0)
本欄目主要內容為感覺統合的基礎概念性科普,讓您詳細了解什么是感統失調,什么是感統訓練,以及感統失調訓練最佳年齡段等知識.